第407章 大明朝货币体系_大明:穿越崇祯帝,开局一根绳
海棠书屋 > 大明:穿越崇祯帝,开局一根绳 > 第407章 大明朝货币体系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407章 大明朝货币体系

  崇祯放下手里的铜钱,盯着方岳贡说道:“方尚书,你们户部有没有考虑铸造银钱以后称银币”

  明代铸钱的衙门有两个。

  一个是工部的宝源局,另一个是户部的宝泉局。

  除此之外,各行省又在地方设立分局铸钱。

  “银币”方岳贡愣了下。

  “对,朕听闻福建、江浙一带的洋人用银币交易,当地百姓称之为番钱。每个银币重七钱三分五厘,有马剑、洋船、双烛、水草文等样式。”

  “因为不用称重,只要磨损不是太厉害就能当七钱三分银子使用,深受当地商人好评。”

  方岳贡疑惑的问:“臣想知道,陛下铸造银币的目的是什么。”

  崇祯没有回答他的问题,而是继续说道:“等市面上银币足够多的时候,朕会禁止用白银缴纳赋税,只接受银币和铜钱。”

  “货币是大明朝的命脉,朕要将命脉掌控在自己手里,而不是那些身怀巨贾的商人”

  方岳贡站在原地思考这件事的可行性。

  这件事在理论上不但行得通,还会让商人之间的交易更便捷。

  市面上的银子质量参差不齐,有掺铅的、掺铜的锌在明代称白铜。

  同样是一锭银子,有的含银量高达百分之九十,有的含银量只有百分之七十。

  各地给银子称重的量器也不相同,或多或少都有公差。

  银子是大明的本位货币,种种迹象表明,朝廷对货币控制几乎为零。

  这是一件很可怕的事。

  货币背后是国家信用。

  当货币失控,国家丧失信用的同时,还会丧失民众的信任。

  这便是经济影响政治的一个缩影。

  所以历朝历代灭亡的前兆是经济崩溃,随后才是政治危机。

  比如唐宋。

  唐朝安史之乱后藩镇割据,地方征收的税不上交朝廷,导致中央朝廷财政危机。

  铸钱

  好主意

  中央朝廷是这么想的,地方藩镇也是这么想的。

  大家同时开足马力铸钱,直接把大唐的经济彻底整崩溃了。

  宋朝遇到的麻烦也不小。

  由于人口增长和手工业的发展,导致市面上对货币需求量激增。

  大宋本想像唐朝一样铸钱,但

  大宋缺铜

  为了铸造出更多的货币,必须寻找替代品。

  可是替代品比铜还难找。

  当时大宋金银产量少得可怜,除了金银铜之外,能当货币的金属只有铁了。

  但是铁的贵金属属性太弱了

  再加上容易生锈,所以大宋想到了交子纸钞。

  结果可想而知,到最后交子的价值跟擦屁股纸一样廉价。

  崇祯之所以不发行纸币,就是出于这种顾虑。

  他或许能做到不超发货币。

  但是下一任皇帝呢

  他能禁得住这种诱惑吗

  显然不能,因为纸币是一本万利的生意。

  铸成银币就不一样了,以上问题将会迎刃而解。

  而且目前大明的白银储量和黄铜储备都足够多。

  不过,方岳贡还是有疑问:“陛下,那市面上的白银该怎么处理”

  “商人可凭白银向朝廷兑换等额的银币,用于交易。”

  “一两银子铸成一枚银币,朝廷白白搭上了人工和模具的成本,对朝廷来说完全是一门亏本的生意。”方岳贡身为户部尚书,做任何事都考虑成本和收益。

  “谁说亏本了”

  “陛下的意思是”

  “银币中银子和白铜的比例是9:1,不考虑白铜成本的话,商人的用一两银子只能换走九钱银子,朝廷挣一钱。”

  “具体比例你们可以根据铸造出来的银币成色进行调整,朝廷不指着这个挣钱,只要不亏钱就行。”

  “可是”方岳贡面带忧虑之色:“臣怕那些商人拒不兑换银币,导致没有足够的银子制作银币。市面上没有足够的银币,百姓们和商人为了满足交易需求,只能用回原来的银子,进而导致新货币发行失败。”

  崇祯微微一笑:“方尚书难道忘了朕的话如果朕宣布明年赋税只接受银币和铜钱,你会怎么办”

  “臣会上交铜钱。”方岳贡毫不犹豫地回答。

  一两银子能兑换一千五百文,只要不是傻子,哪怕手里有银子也会把银子兑换成铜钱交税。

  等等

  这么做好像能收回一部分银子。

  “那好,市面上铜钱少了会导致什么”崇祯继续问。

  “铜钱升值”

  “对应的呢”

  “银子贬值”方岳贡想到了这一点,但还没想明白后面的事。

  崇祯微微一笑:“不错,随着银子贬值的越来越厉害,那些有银子的人肯定慌了。他们有两个选择:一,把银子兑换成铜钱保值;二,尽快把银子花出去,缴纳赋税也好,买东西也罢。只要花出去了,银子贬值就与他无关。”

  “想缴纳赋税只能把银子兑换成银币,等市面上有足够的银币时,铜钱与银币的兑换比例又会回到正常水平。”

  “这样就形成了完美的闭环。”

  方岳贡低着头认真思考。

  大明朝为什么银贵钱铜钱贱

  说白了就是因为朝廷征收赋税时只收银子。

  老百姓为了凑够缴纳赋税的银子,只能用接受银贵钱贱的兑换标准。

  如果朝廷收铜钱,那么银子和铜钱的兑换比例将迅速回落到正常水平。

  对那些银子多的人来说,损失不小。

  对百姓来说,却是一件天大的好事。

  想明白这些道理后,方岳贡对着崇祯深施一礼:“臣想明白了,多谢陛下教诲。陛下之才,臣望尘莫及。”

  崇祯嘴角上扬:“行了,阿谀奉承的话就不要讲了。尽快铸造出银币拿给朕瞧瞧,没问题的话就把这事定下来。”

  “此事在没有确定之前,绝不能走漏风声,尤其是赋税收取铜钱的事。”

  “陛下放心,臣守口如瓶。”

  方岳贡走后,崇祯将王之心召至乾清宫。

  “王之心,现在外面一两银子能兑换多少铜钱”

  “回陛下,能兑换一千五百枚铜钱。”

  “你从内帑支一百万两银子,悄悄拿到外面全部换成铜钱。此事不要急,八月十五前换完就行,尽量不要走漏风声。”

  王之心一愣,他敏锐地察觉到这里面有情况。

  具体什么情况不得而知。

  作为皇帝的内臣,他没有询问更不敢询问,跪地领旨道:“奴婢领旨。”

  随着王之心的离开,乾清宫再次恢复安静。

  王承恩站在崇祯旁边犹豫了一会,提醒道:“皇爷,您才对王之心说的是尽量不要走漏风声。”

  “嗯,有问题吗”

  “依奴婢对王之心的了解,这件事肯定会走漏风声。”

  “所以朕才说尽量不要走漏风声。”

  “啊”王承恩脑袋里有点乱:“皇爷为什么要这么做”

  “只有把旧的货币体系搞乱了,新货币才有机会进场,才能获得老百姓信任”

 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,请

  阅读最新内容

  “沈兄”

  “嗯”

  沈长青走在路上,有遇到相熟的人,彼此都会打个招呼,或是点头。

  但不管是谁。

 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,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。

  对此。

 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。

 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,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,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,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。

  可以说。

  镇魔司中,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。

 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,那么对很多事情,都会变得淡漠。

 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,沈长青有些不适应,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。

  镇魔司很大。

 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,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,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。

  沈长青属于后者。

 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,一为镇守使,一为除魔使。

 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,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,

  网站即将关闭,

  免费看最新内容

  然后一步步晋升,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。

  沈长青的前身,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,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。

  拥有前身的记忆。

 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,也是非常的熟悉。

  没有用太长时间,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。

 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,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,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,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。

 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,偶尔有人进出。

 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,就跨步走了进去。

  进入阁楼。

 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。

 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,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,但又很快舒展。

 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,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。

  请退出转码页面,请

  阅读最新章节。

  为你提供最快的大明:穿越崇祯帝,开局一根绳更新,第407章大明朝货币体系免费阅读。:2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goiiz.com。海棠书屋手机版:https://m.goiiz.com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